受访专家:
医院中医科教授罗仁
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程良斌
中医扶阳学派代表人物、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刘力红赵江滨
生命时报记者董长喜石筱璇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在中医理论中,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种“气”就是阳气,可看作是各脏腑功能正常运转的原动力。春天万物生发,正是补阳的最好时节,特别是一些本就阳气不足的人,需要赶紧行动起来。
阳气状态关乎寿命长短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一句话:“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阳气就像万物赖以生存的太阳,运作失调就会影响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状态。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阴阳二气,阴阳调和,身体机能就可正常运转。而阳气是人体生命之主宰,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可增强脏腑组织器官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防御外邪侵袭人体。一旦阳气不足或者运行不畅,必致机体多种疾病。中医扶阳学派代表人物、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刘力红解释说,扶阳除了单纯补阳之外,还有阳气不通的问题,即阳虚需补阳,阳郁需通阳。
阳气郁结,就是阳气运行不畅,临床上比较广泛,常见于外感风寒、饮食停滞、情绪郁结等原因导致的咽喉肿痛、胃脘胀满、口干口臭、焦虑失眠、心烦意乱、月经失调等。比如,儿童积食时,饮食停滞胃肠,本该在夜晚收敛的阳气不得不继续“工作”,以致睡眠质量降低,进而影响到儿童的脾胃健康和生长发育。年轻人不注意保暖,导致风寒闭郁在表,影响筋骨血脉的功能,与颈腰椎病、痛经、心脑血管疾病等发病率提升有一定关系。
阳气虚弱是指阳气本身能量不足,生发不起来。阳虚者通常表现为倦怠乏力、头身困重、嗜睡、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易感体质。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程良斌说,导致阳虚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先天遗传、后天习惯和自然衰老。因此,父母一方属于阳虚体质的孩子,很可能先天阳气不足;有饮食生冷习惯的人,更易脾阳受损,甚至牵连肾阳受损;而随着年龄增长,阳气逐渐减少,久病体虚问题会更加严重。
几类人尤需调补阳气
饮食不当、压力过大、情绪异常等都可能影响体内阳气生发,所以现代人阳气郁结或不足的情况很常见。广东省名中医、医院中医科教授罗仁表示,多数人只要适当调整生活状态,阳气状况就能有所改善,但有一部分人必须针对性调补阳气。
肥胖的人。俗语云“十个胖人九个虚”,清代医家许豫和也说:“肥腴之人,阳气不足,痰湿多盛,肥人体质偏寒,以火(阳气)为宝。”肥胖之人大多阳气不足,内生阴寒,气化不利,水湿内停,聚湿生痰,因此常常是越胖的人越怕冷。
异常出汗者。运动过少是阳虚体质的危险因素,比如很多人平时坐办公室,上下班开车,活动较少,久而久之,就会耗伤体内阳气。这类人多有动一动就出大汗,同时伴随乏力、气短,甚至畏寒肢冷、面白舌淡等表现。
熬夜一族。阳虚体质者熬夜的比例,相较非阳虚体质人群更高,因为熬夜会使阳气过度消耗,加快阳虚体质的形成和发展。
久居寒、湿环境者。阳虚体质在阴冷环境工作或学习的比例,相较非阳虚体质人群更高。从气候而言,南方较北方湿热,人体自然释放的阳气较北方人为多,且南方春季梅雨季节时间较长,湿困脾阳,易伤阳气。
手掌总是发红的老人。老人本就阳气衰微,也更易外泄,多属阳虚体质,而手掌发红可能意味着体内寒湿堆积,以致阳气不通,可谓“虚”“堵”同存。
吃补品后反觉不适的人。一些老人吃完补品后出现上火、肠胃不畅等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体内湿热邪气造成阳气郁结,无论多好的滋补品都变成垃圾瘀滞在体内,进而引发各种不适。
此外,很多慢性疾病,如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哮喘、骨质疏松等,都是导致人体阳虚的重要影响因素。慢性疾病可长期消耗人体正气,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阳气生化无力,使患者渐渐发展为阳虚体质。
补阳要先让气血通
调补阳气关键是“对证下药”。郁结者通阳,不足者补阳,“虚”和“堵”同时存在的人,就需要先通再补。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扶阳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助理的主治医师赵江滨说,通阳应依个人体质状态有所区别。比如,舌苔厚腻、纳呆胃胀、大便黏滞的人,属于湿困脾胃,可考虑适当减少进食量,使脾胃功能自行恢复,或者用陈皮、香砂养胃丸等化湿健脾;口干口苦、情绪郁结、心烦失眠的人,属于肝气郁结,可考虑逍遥丸等疏肝解郁。
在气血通畅的基础上,再行补阳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晨起阳光浴。到了春天,人们自然会睡得晚一些,起得早一些,可四处走一走,感受大好春光、晒日光浴。老年人就算腿脚不便,也应尽量出门活动一下,这是促进阳气顺畅运行的重要一环。不过,晚睡不等于熬夜,运动也不可过于剧烈,因为劳则耗气,阳气会随大量出汗而外泄,不增反损。
增甘以养脾。唐代药王孙思邈提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为免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就必须注意补脾。酸味食物不利肝气疏泄,而甘味食物能补脾,因此应适当增加甘味食物,如山药、大枣、核桃仁、豇豆、扁豆、红薯、南瓜、桂圆、栗子等,少吃酸味食物如乌梅、酸梅等,建议用红枣、红豆、芡实、薏米等煮粥熬汤。
温补忌寒凉。少食生冷油腻之物,可护脾胃阳气;适当吃些偏温的食物,如姜、韭菜、葱、芹菜等,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和气血的通畅。在医师指导下,阳气虚弱的人还可服用一些温阳药物,如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十全大补丸等。如果儿童因受寒或者食积,出现舌苔白腻、食欲不振等不适,可用卢氏太平汤缓解,方法是用陈皮(大概1/4橘子皮大小)、生姜两三片、艾叶一两片煮汤,再放点红糖调整口味。此方既可预防流感,也能减轻脾胃损伤,并疏通内外阳气。
下厚上薄穿。中医认为,寒从脚起,因此保暖要从脚开始,穿衣服应下厚上薄。程良斌特别提醒,女性尤其应注意少穿露脚踝的裤子或短裙,否则容易导致阳气虚弱,出现关节炎和妇科疾病。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