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八月十五鄂尔多斯新闻
TUhjnbcbe - 2023/12/23 21:40:00
早期如何治疗白癜风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26/6126358.html

月是故乡明。

沙圪堵是个小镇,月光下便有好山好水,好风俗佑人,风色也醇了。

一进八月门,柳树前或后临时砌了炉台,家家户户打月饼。二油二糖,是说一斤面,要放二两油二两糖,馅以青红丝、核桃仁、花生仁、瓜子仁、杏仁、葡萄干等,丰简由人。讲究一点的,要做五仁月饼和提浆饼,还有做白糖千层饼的,一口酥香。

这里的风俗,八月十五要送月饼。月饼用草纸包了,覆一方红纸,纸绳扎十字,结一对兔儿扣,拎了送人。十三上月到十八落月,都是好日子,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月饼的人。再早一些时候,蛙声十里出山泉之前,手里会提一盏灯,到人家门前,敲一扇月下门。

很多人家会在门上挂一盏红灯笼,里面点一截蜡烛,一般要连点三天,十四、十五、十六。点了灯,小镇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变了,人也祥和起来。这些灯笼并不怎么亮,本也不是为照明,柔和的光线蕴城,吉祥而安静。

西崖畔临纳林河,土墙柳椽[chuán],泥瓦覆顶,有很多寒苦人家。一痕弦月时,饼香初起,便有人将打好的月饼送过来,并非送到某家某户,找一处巷口或路口,衬一张纸,墙头上放二三个月饼,过路的人可随便取食。到下弦月落下时,巷口或路口的墙头上便累了很多月饼,这是镇子里的人家送的。有些乞讨之人,便取了收在一个袋子里,一直吃到八月末。有的甚至会保存到冬天,手上攥的袋子油浸浸的,里面的月饼已干透了。有一年阴历十月初一,我就见一个乞丐从包里拿出一个月饼,在十字路口烧纸钱时,炙火而碎,把月饼捎给隔界的亲人了。

这时有两种野果上市了,一个是红枣,红诱中藏了一点青色,这是阳光的疏忽与漏洞。用苇叶编了小筐,蓄了红枣。一辫结十个小筐,青杨树枝做扁担,叶子没削尽,肩了,一头三四辫,也有五辫的,沿街叫卖。记忆中,像是走在月亮里,总是一幅剪影。很多人家便用月饼换,是极富小镇风情的景致。还有一种是香槟。香槟产量并不大,此时还未熟透,嗅时,并未有多少缤纷之气,一旦染物贮放,顿时盈满芬芳之味,馥郁满天。香槟的卖法很有意思,一串两个、四个、六个……多则十个,用青草结绳贯穿,青衣净袜的女子挽一个篮子,在清新的微风里岀入。香槟如小儿拳,女子立在门下,迎门送鲜,很多人家买来会放在存贮月饼的瓷坛中,芳饴与油润之馨叠被,香得如春风入味,潜一缕,连市尘也玲珑葱翠起来。

月色有声,无端惊起一群雀儿。像一席清风坠地,月原来也是啁啾[zhōujiū]着,雀儿们一个个泰然神气。月影空隙处,正氤氲[yīnyūn]着月光的味道。几声蟋蟀,一方蛙声,院子里有人说话:“十五了!”

“十五了!”

“八月十五!”

月饼就盛在盘子里端出来了,与西瓜、葡萄、红枣、香槟献了月。月也格外地亮,似乎响了一声,华屋烹鲜,扶风而出。孩子们提了西瓜灯,成群结队,踩得巷子咚咚咚啊。西瓜灯有时打翻了,或脱袖了,便跑着抱来一颗西瓜,也顾不得食,匆忙刨去瓤子,将瓜皮镂出若干个孔,装上蜡烛,重新做一盏,呼啸着远去。镇子里,田野上,到处是奔跑的灯盏和欢笑声。童年就这么过去了。那时,大人们常说:“快点长大吧!”我们也以为,长大了,一切会是另一番样子,可以天天吃月饼了。

世事苍莽,人间恢宏,换了乾坤。如今食月饼,味蕾和舌尖上流转的,还是童年的味道,是一厢回忆,一种情怀,一个仪式。内心欢喜,以慰乡愁。

终于还是蟋蟀收了尾,一露沛湿,霜洗晴枝。这月光熨了清风,把月色煨熟了。很多年后,我读到了智利诗人聂鲁达的诗句:

当傍晚太阳下去的时候,

蝈蝈在我窗口歌唱,

鸣叫声洒播到广大的土地,

穿过整个中国。

我总是觉得,这是月色中的中国罢,八月十五的中国,地球上的中国。

关于作者:

王建中,准格尔旗人。著有长中短篇小说《山河谣》《往米年》《第三十七计》等。作品曾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等转载,并入选年度小说选。曾获《草原》文学奖、索龙嘎文学奖、鄂尔多斯文学奖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月十五鄂尔多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