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河村以核为媒汇聚乡村振兴力量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

党代会后看变化“三百四千”在行动

茂盛的矮化核桃园,套种着魔芋、四季豆、中药材;宽阔的水泥产业路两旁,格桑花迎风点头;干净整洁的村庄,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这一幅壮丽的乡村画卷,是商州区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商州区在落实市委市政府“三百四千”工作奋力赶超行动中,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和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个提升”,锻造一支引领农村发展的排头兵,汇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中邮帮扶谋事干

上河村位于商州城西陈塬街道办事处,下辖13个村民小组户人,有党员53人。辖区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亩,林地亩,种植核桃亩,被誉为“商州核桃第一村”。

年5月开始,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商洛邮政分公司、商洛邮储分行陆续选派4名干部组成帮扶工作队,带着组织的重托奔赴上河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一年多来,共争取各类资金及实物余万元,建设产业项目3个、基础设施和文化项目2个。

“我们到这里来就是要给村上谋项目,帮群众办些实事、好事。”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驻上河村第一书记王东升说。

驻村帮扶谋事干,产业发展看长远。据介绍,在产业建设方面,工作队提出“三千一品”的五年发展规划:到年培育一千亩精品核桃、一千亩改良核桃、一千亩林下种植,打造一个“上河源”核桃制品品牌。在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体系建设上,工作队利用邮政帮扶资金建起幸福家园及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定期组织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支持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购买锅碗瓢盆及桌椅板凳等,以低价提供给群众使用,降低过事成本,持续正本清源,推进移风易俗。

据了解,工作队驻村以来,向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特困供养户发放了米面油等慰问品;定期开展义务理发活动;发挥邮政扶贫保险作用,向陈塬街道办事处免费赠送价值20万元扶贫保险份,为全体村民提供了人身意外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等保障。

王东升告诉记者:“目前全村人均一亩核桃,已栽植改良红仁核桃亩,新发展碧根果亩,并拓展林下种植地膜洋芋亩、盆栽魔芋亩......

党员干部领着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年以来,商州区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启动后,上河村党支部书记王永锋积极发挥“千名头雁带富领飞”作用,把村级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检验履职的一把标尺,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形成了“支部领导有力、群雁示范领飞、产业蓬勃发展、群众增产增收”的良好发展态势。

思路决定出路。从年开始,在亩原栽核桃的基础上,上河村开始发展红仁核桃。年新栽亩,改良亩,今年新栽亩,目前全村红仁核桃面积达到亩。

以“核”为媒,带动关联产业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汇聚强大力量。据介绍,上河村村集体流转土地亩,建立了红仁核桃和地膜洋芋套种种植示范园,动员党员干部认领入股,以“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破解资金、技术、劳动力缺乏等难题,示范带动本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在技术支撑上,该村发挥国家林草乡土专家、村委会副主任王锋个人技能优势,领头建立上河村核桃综合科管队伍,每年组织开展核桃园剪枝、防虫、除草、施肥等,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管培训。目前,全村90%的群众掌握核桃综合科管技术,带动30余人外出开展技术服务,人均增收元以上。

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力促上河村乡村振兴有“颜值”更有“气质”。年,该村获得省级卫生村,年获得商州区建设秦岭山水乡村“示范村”。今年,该村持续擦亮商州西大门,集中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出动车辆装具10台,拆除各类违规广告牌22块平米,集中清理河道垃圾1.2吨、砂石柴土堆58处、清理主干道杂草2.5公里,拆除残垣断壁、危旧房屋41处95间。

群众增信埋头干

上河村在坡塬栽核桃,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当初,老支书动员村民在坡塬栽树,群众却不以为然,认为又要证林特税,说什么也不愿意栽。白天地头讲政策,晚上敲门做工作,老支书硬是用情感融化了群众的思想坚冰。

事实上,山上栽核桃,既能保持水土流失,又能增加群众收入,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实践证明,核桃进入盛果期后,每户平均收入都在1万元左右,一些地广树多的农户,核桃产值达2万元以上。曾经以核桃致富的村民,大多数人家盖起了新楼房,还买了小轿车。

由于市场经济原因,近两年这些“摇钱树”变成了群众的“烫手山芋”,核桃价格在达到顶峰后一度跌入低谷,核桃仁由30多元到不足10元,极大地挫伤了村民的积极性。

在群众思想左右摇摆之时,王永锋果敢地尝试林下套种盆栽魔芋、洋芋、四季豆等短平快农作物,提高农民附加收入。与此同时,他在村上建设红仁核桃示范基地,组织群众对传统核桃品种进行高接换优,实现“核桃第一村”核桃品牌不倒、核桃种植面积不少、群众经营收入不减。

干部想尽千万计,群众增信干劲大。“我们村路宽了,灯亮了,水通了,山绿了。瞧,村庄都被核桃园包围了,林子里立体套种上了盆栽魔芋,这都是村党支部书记王永锋想出的‘金点子’。我们再不埋头苦干,对不起党,对不起这些干部啊!”在商州区陈塬街道办事处上河村核桃园里,77岁的王尚林老人,一边为盆栽魔芋培土一边说。

目前,上河村成立了商州区陈塬办事处上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上河村核桃专业合作社、上河村核桃产业协会,注册了“上河源”商标,借助中邮网销优势,打造核桃品牌。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村集体经济积累40万余元。

作者:张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