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文元旦为什么吃汤圆快让家里的小朋友学 [复制链接]

1#

汤圆是一种色泽晶莹光亮的球状食物,皮薄而滑,香甜可口的内芯和糯而不粘的外皮非常招人喜欢,娇小的个头一勺就能舀起来一个,以前光顾着吃您有注意过它的来历吗?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欢迎收藏评论!

中国人过元旦节为什么吃汤圆

新年吃汤圆有着非常好的寓意,象征着阖家团圆以及亲人团聚。在很多重大的节日都有吃汤圆的习惯。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所以说,吃元宵或者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据糯米汤圆外型圆圆的,里面带馅或实心,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则叫汤圆。元宵汤圆可以有很多花样。尤其带馅的品种最多。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虾米等。还有菜馅元宵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称“五味元宵”,寓意勤劳、长久、向上。

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寓意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汤圆的历史文化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

在宋代民间就流行开来,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会提前一天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放置几个小时让它发酵。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

汤圆的营养价值

汤圆营养丰富,汤圆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粉,含有很高的碳水化合物,另有脂肪、钙、铁、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元素。馅料主要以纯糖、果料等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豆沙、巧克力等,再加上比例不小的植物油或动物油,营养和热量都很高。

古方中医专家说做汤圆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糯米“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补,则中自温,大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充则身自多热”。再者各类汤圆馅,如冰糖、山药、大枣、核桃、玫瑰、桂花、山楂等,对身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滋补功能和一定的药效。

陪您走过四季,给您每日精致生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