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哪一年,谁起的头,就“五仁月饼好不好吃”这一问题爆发大规模争吵,大概持续了有五六七八年了。即便到了现在,只要一提到它,很多人还是能不厌其烦地吵一会儿。
“五仁”其实就是五种果仁的混合,包括了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瓜子仁和芝麻。不过,这绝非固定搭配。
图微博-氺番静
你所吃到的五仁月饼,里面的馅料可能只有四种,甚至三种,毕竟最后还是跟白糖,猪油,面粉等材料掺杂在一起,对于许多非专业级别的吃货来说,哪能吃得出谁是谁呀!
对于杏仁、核桃仁这些,批发价格也不便宜,少一样并不影响卖相,还能降低成本,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制作五仁馅除了用“减法”,还能等量替换。在15年国家出台关于“五仁”的标准里,规定了五仁馅里,果仁含量不能低于20%;再者明确了五种仁——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和芝麻仁。
图下厨房-顺其自然玲玲
可国标里写的与平时吃到的五仁有些许出入,一番比对后发现,原来此标准是建立在广式月饼的前提下,不适用京式,苏式,滇式等等其他月饼的。
可单吃的时候没人说它不香啊,怎么混在一起之后,就被扣上了“十恶不赦”的骂名呢?
图下厨房-美食妃英理
于是,某些人就开始深扒五仁月饼背后隐藏的秘密!
槽点1:跑油,哈喇味
作为中式传统美食,月饼最大的特点就是高糖高油,且不宜久藏。除了表层的月饼皮会散失一部分油水后变干,里面的果仁所含油脂也会慢慢流失,吃着又干又潮,这一现象俗称“跑油”,等到五仁馅变质酸败了,还会有一股刺鼻的“哈喇味”!
图下厨房-江一鱼Rainy
这大概是有些人吐槽五仁月饼难吃的原因之一。
槽点2:糖块,糖粒子咯牙
果仁都是硬质的,去壳后表面也比较光滑,所以制作五仁馅必须靠大量的糖与面粉,将这些果仁黏合起来。
大家都知道,糖是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融化并产生黏性的,一旦凉透了就会变硬,或者板结成块,形成大点的糖块或小的糖粒子,吃进嘴里又干又硬,有时还会硌到牙。
图下厨房-王太家
不过,这通常在保存时间比较久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新鲜出炉的五仁月饼很少见。
槽点3:青红丝
正宗的五仁月饼里,不只有五仁,还有一味叫“青红丝”,颜色鲜艳,不仅对月饼的颜值有所提升,在单一的口感上也有了新的突破,还带点特殊的果香味儿。
图下厨房-不想做多肉的毛嗑花
然而,现在能吃到青红丝的机会已经少之又少了,能在一些传统小吃里或许还能找到。
可很多年轻人表示,这种类似于蜜饯的加工制品,味道一点也不好,嚼起来偏硬偏甜,给人感觉是在嚼塑料。
其实,所谓的难吃,极有可能是用一些冬瓜,萝卜之类的廉价食材,再经过香精色素等腌制浸泡,晒干后就得到了半成品。
而真正好吃的青红丝,无论从选料,还是制作,都是有讲究的。正宗青红丝是用橘柚皮做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陈皮,要是不计成本,还可选用橄榄。
图下厨房-拙守居士
首先,将这些原料清洗干净后切成细丝,在加盐的石灰水里浸泡两三天,使它变硬且不易腐烂,同时去除原来的味道,接着晾干并染上颜色,拌上白糖就完成了。
但话要说回来,好不好吃还需看个人口味,毕竟这似乎只符合老一辈的口味了!
图下厨房-金粒籽
古诗句中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意思就是,吃月饼就像是在吃月亮,中间还有香甜美味的夹心。
连苏东坡都夸月饼好吃了,你有什么理由吐槽五仁月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