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温总书记回信看临沧担当小坚果撬动 [复制链接]

1#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50.html

30多年前,一粒种子漂洋过海,从澳洲来到彩云之南、扎根临沧。30多年后,这颗“种子”发展成了一个大产业,临沧成为全球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基地。近日,记者跟随“重温总书记回信临沧这十年”主题采访团的步伐,走进临沧市永德县崇岗乡、镇康县南伞镇,探访从种源培育、种植养护到精深加工的坚果全产业链。

退耕还林种下“金山银山”,提质增效妙招不断

乘车前往永德县崇岗乡大红山坚果基地的途中,满山绿油油的坚果树生机盎然,澳洲坚果与咖啡套种,郁郁葱葱的魔芋正在茁壮成长,林下不时跑过几只悠闲觅食的鸡……永德县崇岗乡军捞村罗壮豪笑着说,“快看,这就是我们养的‘坚咖鸡’!”

退耕还林种坚果结出“致富果”

“坚咖鸡”指坚果和咖啡地里套养的山地鸡。记者团此行的目的地——大红山生态文化产业园,便是“坚咖鸡”一词的诞生地。近年来,通过企业融资、农户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措施,现已成为澳洲坚果和咖啡套种加林下养鸡的示范基地。“坚果+咖啡+山地鸡”产业模式正逐步给当地村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崇岗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陶仁涛介绍,永德县崇岗乡大红山坚(果)咖(啡)生态文化产业园作为临沧“一廊七区”规划之一,是永德县澳洲坚果种植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项目投资.24万元,面积亩,实施澳洲坚果与咖啡套种,林下养鸡的新型立体种养模式,覆盖4个行政村、农户户人。

退耕还林种坚果结出“致富果”

谁能想到,30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年,分为五个品种的株澳洲坚果苗在临沧永德县开始试种。当时,中国正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临沧选择以澳洲坚果、核桃为主的大树经济林木逐渐在山区陡坡取代玉米、甘蔗等农作物,冀望恢复青山绿水,减少数目庞大的贫困人口。

“我家在大红山有块地,但20岁之前我从没上过大红山。”今年35岁的永德县农民田小映站在坚果林里对记者说,大红山在他小时候是一处光秃秃的荒山,因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缺乏肥力,农民都不愿意上山耕作。

如今,崇岗乡依托已建成的1.5万亩大红山生态文化产业园,以坚果提质增效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大红山坚果林下珠芽魔芋示范基地,提升园区整体效益的同时,带动全乡9.49万亩坚果林下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沪滇项目结硕果,临沧坚果“大有可为”

走进镇康县众裕坚果精深加工厂的车间里,镇康县众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瑞告诉记者,“左边的设备是上海对口帮扶的,右边是我们公司自己购买的。”镇康县众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沪滇扶贫协作项目,是一家从事澳洲坚果种植、收购、生产、加工、销售的公司。

沪滇项目结硕果,临沧坚果做大做强。

据马建瑞介绍,“公司自有临沧坚果种植基地亩,同时以南伞镇田坝村、轩岗村、麻栗坪村成立坚果专业合作社,增加基地亩。公司建成每小时产能30吨青皮坚果自动生产线一条和年产能吨开口调味自动生产线一条。公司现有临沧坚果原料、开口笑壳果、果仁、果油等产品。年收购澳洲坚果吨,产值达万元。”

“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富裕,澳洲坚果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临沧镇康县众裕农业公司副董事长马永卫说,“在成为全球澳洲坚果核心产区后,临沧正在发展澳洲坚果加工产业,为中国人提供高质量价格适中的澳洲坚果,以及更多丰富的相关产品。”

沪滇项目结硕果,临沧坚果做大做强。

据悉,“临沧坚果”种植面积达.77万亩,超过全球澳洲坚果种植面积的一半,是全球澳洲坚果的核心产区,临沧建成了全国唯一、世界一流的国家坚果类检测重点实验室。

30余年来,临沧将澳洲坚果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覆盖18余万种植户51万人,种植户人均收入元,成功带动24万人实现脱贫。今天,“临沧坚果”已成为深受广大农民朋友信赖的“生态树”“致富树”和“摇钱树”,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接续脱贫攻坚,“临沧坚果”又将成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

云南网记者牟燕红摄影报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